学科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学科创立于1983年,2000年获口腔基础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口腔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口腔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4年获口腔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0个二级指标得分优于同授权类型高校学科平均分。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C层级,位列全国第23位。2002年口腔基础学科获批辽宁省首批重点学科,是辽宁省优势特色学科。目前两个二级学科均为校重点学科。
学科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学缘结构和梯队合理,师资队伍一半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具有长期海外留学和研究经历。博导8人、硕导41人。现有国特贴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教育部专业认证专家1人,全国口腔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1人,国际牙医学院士2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奖2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3人、千人层次2人、万人层次2人,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优秀博士指导教师1人,省名医1人,市领军人才2人,市优秀教师2人,市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
人才培养
学科人才培养依托于1所直属附属口腔医院、2所大学直属综合医院口腔科及8所非直属附属口腔医院或综合医院为教学实习基地。以“因材施教,突出个性化培养”为特色,采用“三强一高”的培养模式,在上轮学科评估中学生培养过程质量和境外来华交流学生排名前五,在导师指导质量和指导时间进入前十。学科是辽宁省口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辽宁省口腔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荣誉和大赛奖128项,大创项目23项,授权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45篇,其中SCI论文80篇。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2个,省教学团队2个,省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省首批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一流本科课程6门。在国家级教学比赛获奖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教学成果奖6项,省产教融合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1项。主参编教材与专著17部,发表教研论文8篇。
科学研究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拥有院士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组建国家省部级平台5个。近五年,主持国防科技创新特区163计划课题1项,国自然26项,省部级项目56项,其他课题18项,发表论文280余篇,其中SCI论文Q1区90篇,授权专利22项。获省市科技成果及奖励6项。
学科研究方向注重临床转化,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
在颌面部畸形特别是唇腭裂发生机制和预防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口腔颌面部发育再生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以微流控芯片为突破口,着力深化微流控芯片在口腔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抓住重要机遇期,在口腔器官芯片研究上占领制高点,国内率先引入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展颌面部特有肿瘤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授权专利4项。在口腔癌的临床治疗研究方面率先开展肿瘤术后修复新技术,大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牙体牙髓病临床转化研究方面,致力于难治性根尖周炎发病机制和顽固感染控制,提高治疗效果。在口腔种植研究方面,聚焦种植体表面改性研究,开发兼具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的种植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与韩国合作成为中国首家牙齿银行,推动自体牙用于骨缺损和种植骨增量治疗。在正畸领域,拥有多名Tweed国际和国内认证教官,通过共建中外口腔医疗平台开展教学医疗合作,培养水平步入全国的前列,极大推动正畸新技术新理念的推广普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面向国际化对外交流,学科声誉显著提升
与美国、日本、比利时、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大学和机构开展实质性教学及科研交流合作。与首都医科大学、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研究生赴境外交流学习20余人次,并选送毕业研究生海外深造9人。境外研究生培养发展迅速,教育国际化位居全国前列。成立中韩口腔国际合作基地开展口腔医疗技术培训推广。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4次,承办的2016国际口腔颅颌前沿研讨会和口腔生物医学年会获得广泛赞誉。学科团队在国内口腔医学领域有较高学术影响力,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各专委会、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各专委会及其它专业学会担任理事、常委及以上职务者38人次。